作者:张舒 陆志文
为对标区域公办一流、加强教育教学队伍内涵建设,师三实验学校利用校本培训举办了教学和德育主题论坛,论坛聚焦“基于核心素养,聚焦学科教学和德育管理,提升实践能力”。
首先进行的是教学论坛,由教导处徐文老师主持。数学教研组长刘叶萍老师和创智教研组长刘雨辰老师分享了本学期教研组建设的亮点,音乐学科在教研组长徐文的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微教研活动的现场展示。
数学教研组长刘叶萍老师在发言中强调了备课组建设的重要性,数学教研组立足备课组活动,聚焦学科教学,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数学组的教师们在基础课程校本化建设、校本课程以及拓展课程开发中都呈现出了多元的教学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和良好的学科素养。
创智教研组长刘雨辰老师聚焦队伍建设,交流了该组以智慧管理积累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吸收、积累具备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的储备人才。在队伍建设中,创智组始终坚持和深化“抱团取暖,以老带新”的工作思路,专业上采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工作方法,切实做好以“团队合力”为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研组围绕“观课例而反思,弥不足而提升”展开了微教研展示。青年教师阎天昀以自己的微格视频为案例,自我反思了“导入环节、歌唱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师课堂指令”上存在的不足,其他音乐教师针对阎老师抛出的问题,展开了研修讨论,并建议阎老师加入现场创编环节、明确课堂指令、规范歌唱教学流程、增加过程性评价,阎老师当场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音乐组的微教研展示体现了微格视频课例反思和备课组内同伴互助对加快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的重要作用。
随后的德育论坛由政教处陆志文老师主持。二年级组长兼班主任吴佳蕾老师和七年级年级组长兼班主任桂宛琪老师分享了班级和年级组管理的心得,大队辅导员时怡老师交流了大队部创新队组织和队干部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成果。
班级,作为学校德育管理的最基层单位,班主任是其组织者和主导者。二(3)班班主任吴佳蕾老师结合本学期“做有温度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主题,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细化要求,建立机制,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面对特殊学生时,耐心细致,家校合作,挖掘特长,帮助学生尽快跟上班级队伍;家校沟通过程中,关注细节,及时反馈,收获了家长高度的信任和满意度。吴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细致入微,润物无声,对学生从 “生活与知识关怀”到“精神成长关怀”,全面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年级组长,是年级组工作的灵魂,指导带领着一个年段的德育工作实践。七年级年级组长桂宛琪老师,发表了“夯实基础,启智求真,同力协契,共筑博雅师三 ”的主题发言。桂老师回顾了一学期以来七年级组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因材施教,推动德育管理工作全面进步。在日常管理上,以文明休息、队干部管理、年级大会等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队干部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小帮手,更是少先队活动的主导者。大队辅导员时怡老师介绍了本学期大队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管理能力、自主管理意识的差异,推行小学、中学交叉分层、大手牵小手的队干部管理和培训模式;一周一主题,分别对大、中队干部开展思想素质、能力素质、身心健康、队干部工作职责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校园活动,大力推动志愿者服务,为不同学段的队员搭建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
师三实验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博雅教育,多元发展”办学理念,深化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知行合一、对标一流,努力将博雅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