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度徐汇区第二期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评析报告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4510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一、语文组全体教师一致反映,此次培训形式人性化,充分考虑教师的时间及工作性质,使大家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摩学习了这么多精品课,受益匪浅。不仅具体感受到了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体现,还从他们教学中的不足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对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都有极大的帮助。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进行,常办常新。

但大家也认为,鉴于目前的教学任务、校本培训、校内听课、各级教研活动……,日程基本排得满满的,要求在短期内完成,往往流于形式,希望能将这些精品课挂在网上,在假期里再好好学习。

同时,希望增加拓展课和研究课的比重。此次孙东帆老师的《百花深处》,就让大家耳目一新,好评连连。

二、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认为教师全员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尽快解决在“二期课改”中迫切需要解决问题,即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化为自觉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模式、教育方法改革。此次培训有了具体实效的落实。

培训组织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1)这些观摩课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上班时间看感觉时间很紧,是否在暑假期间再次能看一遍;(2)视频的窗口太小,黑板上的字看不清楚,是否可以大一些;

3)最好有专家的点评,使大家对这节课究竟好在哪里,不够在哪里能把握得准确些;(4)是否能将每节观摩课课的教案挂在网上。

三、我校英语教研组的教师普遍认为,上海市师资培训专题网站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极为重要,是校本培训的有效补充形式。一系列视频讲座从教育教学等各个层面更新了教师的理念。展示课观摩则聚焦课堂,以精品课的形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该网络平台为大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源,既方便又高效,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们非常欢迎这种形式的培训,且均感受益匪浅。很多教师不仅认真观看了自己必须完成的培训课程,还兴致勃勃地观看其他年龄段的教学展示课。

但同时,组内教师也提出,此种类型的培训应主要集中在假期完成,平时工作相对比较繁忙,培训结束时间定在暑假前并不合理,今后是否可以考虑将培训集中在寒暑假进行,完成作业的截止时间应延至开学前,这样更具人性化,以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完成所有培训课程,切实达到培训的目的和效果。另外,视频有时不太流畅,声音和画面不同步,望技术上有所改进。

四、本次培训我校理化生组已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每位老师进一步提高了对二期课改的认识,在思想上十分重视教学改革,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加快改革的步伐。又通过二期课改示范课的观摩,进一步了解了新教法的模式,通过评课加强了对新时期教学的思考。我们一致认为,教师不断的进行思想和教学业务的进修,不仅能提高教学艺术,更能熏陶教育思想。在学习中,我们开始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寻找机会和突破口,尝试用二期课改的理念指导课堂,尽量使自己走进二期课改,借用培训的东风,无论教龄长短,都能自觉谦虚的学会从新开始思考投入新一轮的教改实践。

希望能在网上多安排一些教育讲座及报告,能继续多开真实可信的优秀示范课。并让全体教师和职员都能收看到,让大家都来关心教育改革和教育教改新形式。

五、我校政史地心教研组共有教师8位,其中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有六位,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有二位,老师们都认真地参加网上培训,观看了观摩课和展示课,并进行一定的评论。

通过对观摩课和展示课的学习,教师们普遍认为这些课质量都很高,教学环节紧凑,条理清晰,能很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并能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的基本理念。我们从观课中学到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新颖的教学设计,这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们还提到,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好:1、节约时间。大家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及时观看,在一学期内观摩十几课,可谓效率颇高。2、覆盖面广。以前教师听的比较多的可能是本校、本区的课,而现在视频课覆盖了全市各个区县优秀的教师,可谓收获颇丰。3、资源共享。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同,因而感想也不同,网上评课不仅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可以通过交流论坛,了解别人是如何评课的,可谓助益颇大。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课让我们观摩。课题最好不要重复,课型可以多样化。

六、学校音体美劳组通过862课程的学习,观摩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有一些心得体会,作为借鉴、反思,在今后工作教学中实践。

在这些观摩课中,这些老师的课上得总是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激情来自哪里?激情来自自信。首先上课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环节,熟悉教案,这样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其次,老师的激情还往往来自志趣。他们热爱生活,对教育事业怀有远大的理想,兴趣广泛,教师底蕴功底深厚,头脑灵活,幽默风趣,反应机敏。他们在设计教学时,总是能预留出了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有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度的高峰,课堂高潮蜂拥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就是一汪活水。

通过观看,我们学到很多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开拓了眼界,对于这些老师认真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学风格很是佩服。我们教研组选择了一些课,在一起观看,并开展评课活动,可通过评课达到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能力,并在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上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在今后我们也可以选出中间的一些课,采用同课异构式评课,在教研组中指定一名教师在学校上一节课,通过对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比较,找出执教者在教学上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从而可以取长补短。

总之,我们应通过观摩这些课,努力学习这些教师的宝贵经验,边学边用,对今后课堂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做到驾御课堂游刃有余。真正激活课堂的内在活力,激发学生的灵活性,使我们的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从而使我们学生的体质和锻炼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〇〇七年六月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