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三附中环境教育二年规划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5103

近年来,我校环境教育工作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上级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和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不断地提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层次,努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促使学生自觉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我校2003年起至今一直保持“徐汇区绿色学校”的称号。我校的环境教育工作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不断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继续优化校内外教育环境,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积极参加市、区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和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经验,进一步巩固我校环境教育成果,保持市级“花园单位”和“无烟校”称号,发挥区级“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的窗口作用,经悉心研究,制定学校环境教育二年发展规划,科学而系统地推动我校环境教育工作,为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新时代贡献力量。

一、   规划制订的基础

1、    学校环境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在以校长领衔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各部门共同协作的组织机构。做到分工职责明确、落实到人。

2、    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突出环境教育的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提高环境教育的教学质量,要求每一门学科都要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的内容,联系教材实际、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实际,人人参与、课课落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特别是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环境知识与各学科知识相渗透越来越深,在此基础上,加强各科教师在不同领域的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在地理、生物、物理、电脑、政治、劳技等学科重点渗透环境教育知识,并初步探索学校拓展型、探究型环保课程。让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学有所行。

3、    校园建立绿地护养机制,对每一个的绿化带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学生护绿的参加率高达100%,通过护绿,扩大了学生普及与提高的层面,培养学生惜绿、护绿、建绿意识以及环保实践能力。

4、    走向社会,着力学校环境教育特色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将学校环境教育与社会环境保护实践相结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5、    组织学生、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环保知识与相关活动竞赛,不断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技能。

6、    学校投入资金,从硬件到软件改版校园网,校园网的通畅、顺利使用为倡导“绿色无纸化办公”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   规划内容

1、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继续完善环境教育管理体制。

2、    从集中于课程和活动转向全校性环境教育。结合二期课改与学校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环境教育特色课程,进行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的探索,坚持发展学生个性和学校环保特色。

3、    加强对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在环保方面的综合素质。教师是学生的典范,他们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环境意识、价值观以及对环境问题的看法等,均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鼓励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环境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环境知识培训。

4、    从部分参与转向全员参与。面向全校师生进行环境教育,不断提高环境意识,继续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5、    立足本校,持续改进,在环境教育课外活动中,进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素质和学生的个性特长。走出学校,走进社区,服务社会。

6、    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校师生环保意识发展。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馆、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介绍、宣传环保知识,报道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如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47世界卫生日,422地球日, 6月5国际环境日,10月4世界动物日,10月6世界粮食日等等,组织师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三、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成立规划修整、实施研究小组;确定适应学校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联系校外有关团体组织,协商环境教育共建计划。

第二年:调整、完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定位;开发、实践探究行课程;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探索“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家庭—社区” 四方结合新途径,形成“四位一体”的学校环境教育新途径。

四、评价方法

学校将对环境教育二年规划中的课程环境、课外活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师生环境意识和行为、对外交流等具体内容进行评审,并及时进行有关调整,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最基本、综合和有效的措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唤起人们爱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使人类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成为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为实施环境教育这一可持续战略目标,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条件,使环境教育真正做到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让我校的环境特色教育更具光彩,让人类的生存环境更为和谐。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