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带*为本学期重中之重的工作)
1、本学期继续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五环节”,即: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补差与提高、测验与考试的规范与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提高每堂课40分钟的有效性。(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在校园网上已发布),
2、重视常规教学管理:
*(1)严格按照《上师大三附中教学工作常规》、《上师大三附中关于请假、调休、调课的若干规定》规范教学秩序。杜绝随意调课,上课迟到,下课拖堂等现象。
*(2)检查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各组重点要提高顾问团资源的利用效率,教研组在计划中要制定活动方案,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人员,活动后必须有记录,有反馈,有收获,将专家资源的价值体现于教育、教学质量上的提高。
(3)检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录并及时反馈。(教导处每月一次例行检查。)
(4)检查“零岁”教师教案、35岁以下教师教案,进行反馈,学期中期评比、交流。
(5)检查教研组长和教师听课情况。本学期教师听课数量的指标下限:语、数、外20节;物、化、政15节;音、体、美、历史、地理、生物、劳技、信息10节。
(6)通过课堂教学展示课、听随堂课等渠道,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做好总结与反馈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7)检查各学科学生作业布置、批改和订正情况。(即:要求备课组长注明全批全改的作业名称和辅助作业的检查方式。)
*3、强化教研组建设,积极依托专家、顾问的有利资源,开展以教材分析、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测试、教学专项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关注教学第一线,解决一线实际问题,并进行教研组建设的专项培训。
4、落实教研组内青年教师带教培养工作,严格、认真填写《上师大三附中师徒带教记录册》。管理部门要开展对被带教师的中期访谈活动。
5、规范各年级的月考制度,认真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阅卷,登分统计的工作。同时,要做好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的质量分析报告,开好质量分析会,及时反思小结,采取改进措施,调整教学策略。
6、充分发挥“周周练”的作用,以“落实基础、提高能力”为目标,紧抓两头不放松。继续做好月考试卷、每周试卷资料的汇总工作,以设立电子题库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7、做好英语氛围特色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和世外中学联动项目以及聘请罗佩明校长为首的英语顾问小组的有利条件,开展英语课堂设计培训,提升英语教师常规教学和公开教学的能力。尝试制定上师大三附中校本词汇、校本阅读教材的初稿,制定等级考试方案。同时,按计划做好5月份英语节的各项筹备工作与实施工作。
*8、在六、七、八年级中,切实有效地落实二期课改精神,聚焦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校级教学研讨课2次,积极稳步推进“二期”课改方案的实施。(具体实施另有安排布置。)
*9、加强毕业班质量管理和毕业班各项管理工作,对毕业年级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安排,以年级组或备课组为单位,中考5门学科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分析例会,加强研究考纲与教师间信息的沟通,拾疑补缺,提高教学质量。
*10、严格执行《上师大三附中课程计划》,即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以点带面,全方位辐射,真正体现课改理念。推进探究课程、兴趣课程、拓展课程的设置,积极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教研组要负责落实开好三大板块的课程,教导处每周考核,学期结束选拔校本级的精品课程。
1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订更有利于教师培养与发展的计划和方案。
*12、教导处、教研组要加强组内考核和评价制度,每月上交组内教师月度考核情况。
13、各教研组完善上师大三附中各学科的作业规范格式,并落实于教学环节--学生作业之中。
14、注重探究型课程的实施及推广,加强课程的选择性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5、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科学思想,4月份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推动我校科技教育深入有序地开展,
16、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挥学校心理教学的特色,5月份开展学校心理活动周工作。
*17、充分重视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即“三课二操二活动”工作,并将学校特色(健美操、武术等)有机整合,形成校本广播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