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上师大基教中心专家吕杰昕、方明生、叶勤教授来到师三实验学校,与“国际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课题组成员讨论下一阶段工作,学校教科研组长李雯主持会议。
会议讨论的中心围绕师三实验学校国际化拓展课程校本教材第二册《各国传统节日》的撰写工作展开,在学校国际化拓展课程备课组长陈美老师撰写的样稿基础上,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主要讨论内容如下:一是课程内涵的把握。其立意必须上位,不仅仅停留于趣味性层面,而应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协调,民族性与国际性的融合。二是课程内容的拓宽。具体表现为每一单元的名称不再冠以简单的一个节日,而是突出节日的内涵,单元内容就围绕同一个主题内涵,选取各国具有共同寓意的节日进行学习了解。立足本土节日文化传统,了解世界节日文化的多元化,认同一些普世的价值观,并进一步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例如:“感恩的节日”这一单元,从中不仅了解国外感恩节、母亲节的节日由来和习俗,还可以了解到拥有相同“感恩”内核的中国重阳节的传统。学生更可进一步实践参与制作感恩贺卡等活动,从而培养感恩、善良等共同的价值观。三是教材结构的确定。与师三实验学校国际化拓展课程校本教材第一册《世界主题日》的框架进行配套统一,分为八个单元,每单元分为三模块。但每个模块名称以及具体栏目活动却根据本册教材内容的改变做了相应的调整,现模块名称为时空隧道(Why)、节日习俗 (What)、体验参与 (How )。四是教材编写的细化。例如:任务单的补充、指导语的添加、语言表述的精准等。根据讨论结果,师三实验学校国际化拓展课程备课组的老师们将在寒假中着手完成校本教材第二册《各国传统节日》的撰写工作,为课题的结题工作做好准备。
本次课题工作推进会务实高效,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不仅高校的专家给予了中肯的建议,中学的一线教师也提出了不少好点子,脑力激荡,灵感迸发。相信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积累之下,会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逐步构建成系列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校本国际理解精品课程,师三实验培养“博学、高雅”的中小学生的办学理念将会得到充分的突显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