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注重分层教研,提升课堂实效——师三实验英语教学开放周纪实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6644

作者:陈美、高苑婕、郑艺菲

    本次英语教学开放周为期两周,全体英语组老师认真参与,邀请了区教研员陈一鸣老师、朱世玮老师、潘琳兹老师莅临指导。此次开放周活动,教研组以“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课堂教学与评价”为教学研讨主题,结合校情、教师年龄特点、重点研究主题,开展了分层教学研讨。

一、小学基础课程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新授课课堂教学与评价

    基于我校小学组老师多为职初期的青年教师为主,小学教学开放周围绕“基于标准的英语新授课课堂教学与评价”进行了开放展示。

    本次开放,老师注重集体备课,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同课异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年段的老师用生动的故事背景带领同学们在生动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新授词汇和句型,通过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进行操练巩固。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设计了Picture WalkGuessing Game等生动活泼的环节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操练新授句型。高年段的老师,以 “小初衔接”的课程要求为标准,依据学生特点,对于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再设计,整堂课打破了原来高年级课堂沉闷的传统,在一个个小故事的角色扮演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掌握了新授知识。

    青年教师的课堂得到了区教研员陈一鸣老师的充分肯定,青年教师规范的教案也得到了教研员的表扬。

二、中学基础课程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写作课课堂教学与评价

    基于教研组的“写作”研修主题,初中教师以“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与评价”为主题,进行了写作课教学展示。

    各备课组紧扣牛津教材,重视集体备课,关注班情,开展同课异构,为听课教师和区教研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实录。在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各个环节衔接紧密自如,对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做了较好的处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互动良好,课堂练习形式多样,课堂容量大,过程性写作教学也让学生体验到收货的喜悦。

    英语教研组的此次写作指导课的教学展示研讨,得到了教研员的肯定,同时也为下一阶段教研组进行过程性写作指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SBS课程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国本课程拓展课堂教学与评价

    基于校情和学校课程的发展,学校在六、七、八三个年级全面开展了SBS校本课程。教研组充分利用本次教学开放周,对三个年级的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进行了教学展示。

    SBS备课组教师基于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师三标准,充分利用补充牛津教材,拓展课堂内容。这一课程的开展和课堂设计,得到了教研员专家的肯定,同时,教研员朱世玮老师鼓励三位教师的拓展设计要更大胆些。建议备课组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教材,结合牛津教材进行取舍,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好地发展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

    本次英语教研组,基于校情、学情,开展了多维度的课堂教学研究。不同年段的教师、不同课程的教师进行了有效的分层教学研究。通过这次开放周活动,全体教研组的老师,深入研究了课程标准,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指导与评价,提高了课堂效益,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能力。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