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舒
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师三实验学校本学期对七年级开展了为期六周的教育教学视导工作。校长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七年级的教学常规、教育管理进行了深入地评估、诊断、指导与反馈,七年级组针对视导中反映的问题积极反思、订正、整改,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2月4日,教学和德育部门对七年级视导工作进行了布置。教务主任瞿海英老师就常规检查、作业检查、备课组活动、推门听课、师生访谈、汇报小结和汇总分析七项教学工作进行了培训,并强调了评估诊断的关键要素。政教副主任陆志文老师就学规管理中的作业收交、课堂纪律、备忘录使用以及行规管理中的到岗管理、班级卫生、课间休息、宣传氛围等德育常规管理的要求进行了再次重申。职能部门的培训指向视导工作的目标,重申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标准和规范,明确了下阶段七年级组的努力方向。
12月7日至12月18日,校长室、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教研组长对七年级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教育教学视导。教学视导工作围绕推门听课、检查教学常规、开展学生座谈和教师访谈展开,走进课堂,深入备课组,全面了解了七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学情况;德育视导围绕常规检查、学生座谈,家长问卷、记录检查和年级小结展开,走进教室,与师生面对面,深入分析七年级各个班级和年级组的德育管理情况。
12月28日,学校召开了七年级教育教学视导反馈会。针对视导中七年级的情况进行了评估、诊断、指导与反馈,为下一阶段的整改和订正工作指明方向。教务主任瞿海英老师代表教学部门进行反馈。在推门听课视导中,各学科能够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件制作和板书设计基本符合标规,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纪律良好;在作业批改检查中,七年级各科都能严格落实批改规范,重视订正和二次订正;七年级各备课组能够定时定点进行备课组活动,关注教学订正;在课前热身、专用教室带队、早操出操等常规工作方面,教师到岗到位,学生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瞿老师就视导情况提出了反馈意见,要求各备课组关注学习活动设计、作业分层和后三排学生,备课组活动要形成学习共同体,对空中课堂进行观课反思与集体研讨,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政教副主任陆志文老师代表德育部门进行反馈。陆老师肯定了七年级组的德育管理工作亮点:组内组长示范引领,班主任交流频繁,双班相互配合,学习氛围好;紧跟学校德育部门的工作要求,及时布置,准时完成;班主任关注班级卫生、校本备忘录使用等重点学规行规养成,有实效,有跟进;学生群体对学校活动、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认可度高,学生之间关系整体融洽。陆老师从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检查巡查的数据入手,给七年级各班和年级组提出了整改建议,提醒七年级的班主任关注特殊学生的管理,将班干部的工作形成制度化,在学规养成上要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家校配合工作,形成德育管理的合力。视导反馈会后,七年级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改、订正与提升。
1月18日,学校召开了七年级教育教学视导回头看会议。语数英备课组长分享了七年级教学管理的提升情况。课堂教学方面,老师们能够关注特殊学生和后三排学生,设计较为丰富的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作业方面,老师们精心设计日常作业,设置分层梯度,关注学生差异,同时积极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迈向最近发展区;研修方面,各备课组深入研究空中课堂,针对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加强组内转转听课,发挥中青年教师的优势,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提升了备课组活动的质量。四位班主任老师分享了七年级德育管理的提升情况。行规方面,班主任们以中小队委员结对制为抓手,调动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细化行规的日常管理,提升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学规方面,班主任们设置了课堂评分表,联合任课教师制定课间进班表,抓牢碎片化时间,强化作业管理,改善了七年级的班风学风。教务主任瞿海英老师就教学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指导,瞿老师要求七年级的老师们继续观看空中课堂,借鉴优秀课例的教学设计,修改自己的教案和课件;青年教师要合理确定教学容量、难度,精准设计坡度,提高目标达成度;中老年教师要走出舒适区,不断反思调整,优化原有的教案。政教副主任陆志文老师就德育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指导,陆老师要求七年级重点聚焦作业情况,班级内厘清数据,年级组内尝试建立与备课组的协同机制,对于特殊学生做到“一人一案”,逐步控制并降低数量;优化队干部与服务岗位职责,形成相互联动体系,以岗位促进步和管理,以联动凝聚班级合力;思考德育活动实效性,可根据年级组特征细化要求,提供多元发展平台,赋能班级常规建设。
七年级教育教学视导工作充分发挥了评估、诊断与反馈的作用,帮助七年级组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短板,及时查缺补漏,也总结了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品质,为七年级学生顺利向初中高年段有序高质地过渡,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