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三实验日前召开创新智能项目组推进会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5195

     3月12日,师三实验学校召开了本学期创新智能课程项目组推进会议,参与本次会议的人员有全体项目组成员、教科研组和教研组长。贺峥校长参加会议并指导工作。

      首先,创智课程项目组组长王建琴老师就如何落实创智课程教学模式,打造精品课程,建立高效的备课组活动等工作进行布置。

      接着,三位教师围绕创智课程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分享教育心得。科技总指导兼3D机器人指导教师雍慧敏借2014Jr.FLL“自然之怒”全球儿童乐高世锦赛观摩赛事,谈到课堂教学组织重要性,她表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组织的探索。乐高课程备课组长相建均老师就创智课程给自己带来的职业幸福感交流体会,他说,在有生命的课堂上,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能够在教育中尊重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学生在“学中做,玩中学”,能将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这也是幸福的课堂。刘晶婷老师谈到基础课程和创智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创智课程是真正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体验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亲自“感知─概括─应用”,达到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创新。

      会上,创智课程组成员展示了六、七年级学生物联网与生活课程中的作品《动感小车》、《疯狂的毕加索》、《智能家庭安防系统》,以及一年级学生乐高积木课程中的作品《虎》、《鹿》,让教师亲身体会科技带来的魅力。

      贺峥校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创智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成绩。她着重谈了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并驾齐驱地推进基础型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要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是体现学校“博雅教育、多元发展”办学理念的试金石。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不同,前者更加体现课程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培养。二是课程的价值意义在于让学生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我们不急功近利,不学奥数模式,我们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组织学生参加赛事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课程效益。三是就教师的未来发展,贺校长结合《未来教师和未来教室是怎么样?》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她说,教育改革和教师转型势在必行,转型从教师观念入手,同时还要转变教学行为和师生关系,创智课程正是给教师带来了契机和提供了平台,创智课堂是师生共生共长的地方,希望教师把握机会,与时俱进,在创智课程实践中培养一专多能,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主力军。

      师三实验的创智课程正在引发教师们的思考:创智课程到底所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课堂?它不是一节课的呈现,而是每一节课贯穿起来所形成的立体的课堂;它不会在一节课里有多大的成效,而是努力发生在师生整个成长过程中──从教学的准备,到课堂,到课后,它会因激情的投入而鲜活,因师生相互润泽而成长,因开放与自由而绽放出灿烂之花。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