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召开了博雅教育之创新智能校本课程群“博雅课程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对博雅校本课程群的两节“展示课”进行专题研讨活动。会议在贺峥校长的课程领导下,由课题备课组长王建琴主持,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
整个研讨活动分成三个板块。首先,王建琴老师汇报了前期完成的工作情况及下阶段工作的思路。解读博雅校本课程群的教学手段,强化了模块化教学思想,推行模块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创新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课程中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以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课堂文化。
其次,是两节研讨课以说课形式呈现。一节是王建琴老师物联网的创新教学,以“植物向光性实验探究”为例,王建琴老师用对比法分析了传统实验和物联网创新实验,从实验获取信息、过程、数据精确性等进行分析。演示了物联网教学是用数字化的实验,积木化的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个性化的作业和整合化的展示,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另一节课是雍慧敏老师的IROBOTQ3D机器人,以“精彩的IROBOTQ3D机器人世界”为例。雍慧敏老师介绍课程强大的物理引擎和模块化的编程,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在搭建创意作品中,能与家长沟通,培养思考力、训练创造力、养成专注力、激发想象力,以小组化的合作方式进行PK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堂,使课堂像游戏一样充满愉悦和快乐。强调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既可独立成讲,也可组合成讲。两位老师用她们大胆的教学创新意识以及严谨的教学过程为项目组老师展示了有质量、有意义、有研究价值的研讨课。
1个小时的研讨活动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博雅校本课程群”用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美术等多学科,肯定了课程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一致表示,这样的课堂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中产生创新意识,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原始渠道”,唤醒了学生创新意识,形成了一种“学中思、思中做、做中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其上进行探究、实验(搭建与编程)、交流和查阅资料等活动,在自主地参与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扩大眼界,这就是“博雅校本课程”的魅力所在。
研讨活动的第三个板块就“如何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展开讨论。在建立教学团队上,大家一致认为要选拔一支热爱教学、有教学专长和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优秀师资组成,希望通过课程群实践探索,深化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与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水平。
师三实验将博雅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博雅创新人才的培育作为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特色发展的“重头戏”,旨在着力培养见识广、气质雅、会思想的优秀学生,创建“让生命绽放活力”的师三新优质实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