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体验多元文化,争做博雅师三学子——师三实验学校“国际理解课程”花絮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6192

作者:陈美

师三实验学校以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为突破口,以构建“博雅”校本课程为着重点,带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校长引领的 “基于全球公民教育的国际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课题于2014年9月获得区重点课题立项成功,学校在“国际理解与沟通”校本课程模块建设中迈出坚实的脚步。

从2015学年开始,师三实验在小学四年级和中学六年级分别开设了“西点烘焙”和“跨文化交流感知”两门课程,丰富了师三实验“博雅校本课程框架”体系下的国际理解与沟通模块。

基于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学校在小学四年级开设了“西点烘焙”课程。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让四年级学生通过每一个西点制作,了解西点的起源和历史,体验西方饮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在开学伊始,学生们了解了西点制作的工具、了解了烘焙的基本方法。随后,学生们亲手制作了各类点心,如核桃酥、杏仁瓦片、慕斯蛋糕等,在动手过程中合作分享,品尝自己劳动的成果。而在中学六年级,学校今年开设了CCA(Cross Culture Awareness)课程——“跨文化交流感知”。课程由外教授课,内容丰富,让学生站在全球公民的角度,从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了解各国文化,学会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明白文化的交流不仅是显性的衣食住行,更多的是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碰撞与尊重。此外,学生们在每一模块学习之余,还进行了相关的文化体验。在西餐礼仪中,学生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刀叉,餐布,并了解了各国餐具。在西方万圣节活动中,学生们制作了南瓜篮、并穿上各式服装到学校的各个教室体验了“不给糖就捣蛋”的活动。通过“西点烘焙”和“跨文化交流感知”这两门课程,两个年段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开拓了视野,在探究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与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存,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学习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共处。

本学期新开设的两门课程扩充丰富了国际理解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营造了符合全球公民教育需要的学校环境氛围……从而为学校的“博雅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