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美
4月11日上午,师三实验学校在微格教室进行了跨文化交流感知课程研讨活动。师三实验教科研负责人、国际理解课程负责人、CCA课程文化公司负责人以及区内部分学校校长参加研讨活动
2015年2月起,师三实验在“博雅校本课程”体系中的“国际理解与沟通”课程模块下增设了“跨文化交流感知”课程。课程实施一年多,学生和教师都从中受益颇多。本次研讨活动,首先由 CCA课程公司负责人葛勤老师对CCA课程的内容做简单介绍。随后,师三实验国际理解课程负责人陈美老师分享了师三实验实施该课程后的收获。CCA课程关注全球跨文化感知和学习,CCA即“Cross culture awareness ”的首字母缩写,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例如:价值观、宗教、安全感、时间感等。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深入,学生走出国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何很快的适应国际交往”,CCA课程是学生很好的引路人。此外,CCA课程直观的文化体验也是一大亮点,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课程内涵,学生们在每一模块学习之余,还进行了相关的文化体验。在西餐礼仪中,学生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刀叉,餐布,并了解了各国餐具。活动趣味生动,在西方万圣节活动中,学生们制作了南瓜篮、并穿上各式服装到学校的各个教室体验了“不给糖就捣蛋”的活动,让全校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CCA课程的开设对学校英语教师专业提升也产生一定影响。上学期,跨文化交流感知课程的外教Elisa与师三实验英语教师进行了《跨文化交流感知课程》的互动讲座,通过讲座,英语教师们不仅感知了不同的文化,并对文化类教学有了一定的新认识。
研讨会之后,老师们共同观摩了由外教Adam执教的《Dance》一课。课堂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舞蹈,从宗教、艺术、社交等多维度进行探讨,并在老师教授匈牙利民族舞欢快的活动中结束课堂教学。
此次课堂观摩和研讨活动是对师三实验开展一年多的跨文化交流感知课程的很好总结,学生在探究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与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存,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学习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