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博雅微课程,谱写德育大文章——记师三实验学校德育微型课程项目备课活动暨项目推进会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5156

作者:郑艺菲

324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召开了德育微型课程项目备课活动暨项目推进会,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困惑中寻找突破点,充分挖掘丰富的育人资源,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会议伊始,贺峥校长重点强调了学校德育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贺校长提出推进德育课程的建设是深化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并以师三实验的“国际理解课程”为例,诠释了集体备课、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对校本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贺校长指出,德育微型课程项目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有效培养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随后,项目组成员徐悦老师分享了以“集会礼仪教育”为主题的一节微课程设计。她从设计初衷、课程介绍、ppt课件演示等方面向与会老师展示了优秀的德育微课程的理念与具体实施的范例,促进大家对深化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贺峥校长对徐悦老师的课例分享进行了点评,对此次交流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贺校长提出了德育微课程内容设计要分层并贴近学生生活,课件要图文并茂,以生动形象的例子和鼓励性评价,固化学生所学内容,落实课程目标。贺校长还强调了拓展课程板块的重要性,除习惯养成篇、节日篇,还可加入形象礼仪篇等,各个板块穿插授课,寓教于乐培养全面发展的师三博雅学子。学校德育顾问金丽川老师育也对德育微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金老师认为德育教学目标要更加细化,从细微之处入手,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课程准备要有可操作性,教育过程应遵循逻辑顺序,同时覆盖全面,明确主线,才能脉络清晰。学校教科研组长李雯老师则建议课程设计要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按年级区分课堂的侧重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年级或班级的特性从微课程中截取需要的内容进行授课,对症下药,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德育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更好地诠释“博雅教育”这一办学理念,师三实验学校将持续定期举行德育微课程项目组备课活动,将德育内容进行课程化设计,在广义课程中寻求更“适性”的教育。有了课程做载体,德育的时间、空间、人员等要素有了更切实的保障,使德育成为一种自然的、愉快的教育过程,成为具有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成为学生人格和心智双向提升的有效载体,为学校可持续地发展成一所优质的九年级一贯制学校添砖加瓦。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