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雯
9月18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探究备课组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备课组会议,全体探究教师参与了本次会议,教务主任瞿海瑛老师出席会议并指导探究教学工作。
会上,备课组长李雯老师先向与会教师交流本学期工作计划。由于本学期探究备课组成员全部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因此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成为了团队建设的重点工作。培养途径如下: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青年教师学习交流相关理论书籍,如《上海市研究型课程指南》、《师三实验研究型课程实施纲要》、优秀探究课例等,切实把握课程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二是落实规范管理。探究备课组按照教导处要求,于每学期初进行网上课程申报,完成科目方案、教学设计,期末汇总评价量规、探究成果,做到有规划、有过程、有成果。三是借助专家指导。对青年教师加强推门听课,探究备课组长、教导处、区教研员不定期进行反馈指导。四是深化同伴互助。依据学校教研主题,教学设计围绕项目活动主题展开,开展实践研究,进行课后反思。
本学期的教研主题是:项目学习驱动,规则意识为先。这是区研训主题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探究组教师暑假期间完成作业的情况十分良好,科目方案、教学设计、学生作品积累等内容都符合师三标准,表述规范,突显探究课程特色。但项目活动方案的设计仍然缺乏单元层面的统筹设计,反映出教师们对课程宏观设计把握的欠缺,所以据此制定了教研主题。具体教研工作分为:一是理论学习,明确研究型课程能力目标,活动包括:理论学习、资源分享。二是课堂实践,围绕项目活动主题撰写教学设计并实施。活动包括:分解课程内容单元,撰写项目活动方案,说课研讨,课堂实践。三是课后反思,形成研究型课程成果,活动包括:撰写案例反思,组内研讨,修改项目活动方案。
教务主任瞿老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探究型课程是学校三类课程中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师三实验校“博雅”的办学理念。探究组的青年教师们先要做到“承前”,在探究组前期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吃透探究课的理论,落实课堂基本要求。然后做到“启后”,结合自身专长,上出新的特色,推动学校探究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更多具备探究能力的博雅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