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饮水突发污染事故、水源性传染病事件,保护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应急预案如下:
1、有领导小组:
组长:贺峥 刘为
副组长:宋波
组员:祁鸣 张勤 王春林 蒋海英 张玉梅 闵青 张红梅 黄雪萍
饮水卫生督查员:祁鸣
2、学校出现因食入同一种水而发生水源性传染病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内电话向区教育局科艺体卫科、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学卫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报告发病情况;按《徐汇区学校学生发病情况调查表》详细填写病例基本情况,并于2小时内传真至区疾控中心慢病学卫科;
3、及时向校传染病工作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疫情,落实各项应急预防和控制措施;
4、停止食用该饮用水,并隔离保存,协助有关部门检查。
5、将患者及时转入学校设置的留观室隔离,并同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协助将病人送医院就诊;
6、对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可疑食品采集标本,以备检验。
7、做好病人家长、家属的思想工作,处理好善后事宜。
8、密切关注人群动向,及时发现后续发病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9、保健老师开展校内消毒隔离指导工作,重点班级(场所)重点消毒,并负责指导和督促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7、开展相关疾病的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如出专栏、广播、上课、张贴或发放宣传资料等;
8、对有疫情和疫情期间有病例发生的班级停止使用学校公用教室等;减少或暂停师生集体性活动,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9、保健老师在控制疫情期间与班主任密切配合,每天对学生进行症状监测,如发现体温高于38℃并伴有相似症状的学生应及时离校就医;
10、加强疾病监测,与患者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疾病情况。
11、保健教师每天追踪发病,力争在第一课时掌握师生疾病续发情况、动态;做好每日传染病发病情况登记、统计,并在每日上午9:30时前将前一日9时到当日9时学校师生的发病情况以书面形式传真给区疾控中心慢病学卫科,完成传染病发病续报工作;
12、保健教师做好传染病的医学观察工作。
13、自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后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可结案,完成结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