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要靠脊柱提供支持、支撑。那么受到不正确的姿势,不合理的寝具、风寒、潮湿的侵袭等不利影响,就会改变脊柱正常的受力,从而导致脊柱稳定性的改变。如果受力不均,会直接造成正常生理结构产生位移,并且会造成结构上继发性的改变。举个例子来说,脊柱不稳定会使得原来活动范围有限的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小关节周围韧带在活动时受到牵拉,变得肥厚。那么肥厚的韧带压迫到神经或者韧带拉伤产生的炎症物质刺激到神经就会出现症状。
在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可能会损害脊柱的健康,下面我就来告诉大家哪些是正确的,又有哪些是有问题的,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的。
首先站姿:要避免身体前倾
腰椎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和相连韧带结构,他们共同组成了维系腰椎稳定的内源性稳定系统。而周围附着的肌肉构成其外源性稳定系统。脊柱的两大稳定系统的平衡,共同维持着脊柱的力学关系和生理功能。
当身体处于错误的站姿时,身体前倾,由于重力的分解,对椎间盘造成的压力会升高。正确的站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微内收、腰部平直,脊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从侧面看,耳、肩、髋、膝与脚踝处于同一条垂直线上,而腰背和颈部则形成一条自然曲线。不正确的姿势会给腰背部的肌肉带来不同程度的额外负担,使之无法放松,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从而导致疼痛。同时,韧带也会因为受压过重,加上维系脊柱的稳定和平衡的能力逐渐变弱,最终就会引起关节损伤。
然后是坐姿
有的孩子写字、读书时作业本和书本根本就没有摆正身子不由自主地的拧到一边去。还有的学生头歪、肩斜、身歪、腰弯、胸压桌沿,本子斜放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不良的书写习惯致使学生写出的字,笔画呆板、无力。字体歪斜、潦草,字迹模糊,其实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书写的效果也影响了现代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 。而且,这些 不 良 的 书 写 习 惯 还 会 造 成 近 视、斜 视 等 。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该保持一尺左右。
最后是走姿
正常的步行是一种自然的、有节律的、不费力的下肢运动。
散步是最适合人体的自然生理结构的运动。行走对调整关节复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软组织水肿吸收极为有利。在散步的时候通过肌肉的牵拉,关节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位置。由于颈椎和腰椎病与运动失衡、肌肉张弛无度有关,因此,散步疗法有助于颈椎腰椎疾病的治疗。另外,由于外伤或者坐姿不正确,肌肉收缩和舒张不彻底,残余的张力使局部环境缺氧,因此代谢中产生的酸性代谢物增多,,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存进代谢物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