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116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突然就开始发高烧,然后接着就是全身疼痛、四肢会觉得特别没有力气而且还有一点轻度呼吸道症状。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种类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具有自限性。

很多人对“感冒”的概念并不清楚,存在许多误解。实际上“感冒”、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上感(上呼吸道感染的简称)他们的概念是不同的,既然概念不同,那么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感冒和流感虽然都是由病毒感染了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病原体为甲、乙、丙3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刚才一开始提到了,它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让你们打喷嚏咳嗽的时候用餐巾纸捂住的原因,可是到现在!到现在!还是有同学没有做到。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虽然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喉咙这里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同时吃饭说话也开始喉咙痛了;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  

流感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提高自身免疫力。

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应劳逸结合,过分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病毒性感冒。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饮食宜清淡,要多食富含高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2.坚持用冷水洗脸,增强鼻粘膜对空气的适应能力。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添衣御寒。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力。另外,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放学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当身体稍感不适,轻度口干,鼻塞时就立即吃药,多喝水,服用预防药物后,一般可使感冒的发病率降低50%左右。还要注意保暖和休息,这样才可以让病情及时好转。

6.注意卫生

清洁卫生要注意,防止病从口入。勤洗手、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房间经常通风。身边如有感冒患者,注意保持距离!感冒高发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