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其中甲型和乙型都可以引起流感的暴发,尤其是甲型病毒,可以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流感大流行。流感甲型病毒既可以攻击人,也可以攻击人以外的动物,尤其是禽鸟,但一般情况下,动物中流行的甲型病毒不会直接感染人。乙型和丙型病毒主要在人群中流行,其中乙型病毒可以引起局部流感流行。流感病毒主要都是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易感者众多,常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流感病人的鼻、口腔、咽喉等上呼吸道中存有大量的流感病毒,传染源通过说话、打喷嚏、咳嗽等方式排出病毒,病毒随飞沫播散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病毒的空气飞沫,就可能被传染得病。此外,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如食具、口杯、毛巾等也有可能起传播作用。流感的潜伏期大约1—2天。起病急,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开始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到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觉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喷嚏、流涕、鼻塞。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经过3-5天各种症状随体温下降而逐渐好转或消失,唯全身乏力,咳嗽可持续1-2周。患流感时,人体抵抗力降低,一些寄生在鼻、咽喉中的细菌趁机繁殖,易引起一些继发感染,如引起肺炎、心肌炎等。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预防流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可以这样做:
1、屋内或者办公室、学校等应该经常开窗透换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换气30分钟,每天1~2次。由于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消毒专家指出,通风是最好的消毒。
2、流感高发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如非必要,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如酒吧、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密闭场所。如果一定要出行也需要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搭乘大众交通工具时,如果能打开窗户最好打开,令车内空气流通,防止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扩散。
3. 要勤洗手,无论是饭前便后,还是待人接物后,特别是在接触禽、蛋等东西后,一定要用消毒液、洗手液,五指交叉,活水洗手。
4. 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中密闭空间,当要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以免通过飞沫传播病菌。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5. 不熬夜,做到早睡早起,每晚11点前,务必入睡。通过高质量的睡眠,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还有,秋季的时候气候变化多端,若是骤然减少衣服,很容易会将人体呼吸道的免疫能力降低,令病原体很容易入侵。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平常天气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千万不能够一下子减少的太多。同时还需要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饮食情况,不能够吃太过辛辣的食物,还需要减少对呼吸道上的刺激,多喝一些水,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外出时建议戴口罩,避免外感风寒。
6、多运动,可以到户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跑步、打羽毛球、爬山、打拳等活动。通过锻炼来提高御寒能力和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