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近三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逐年升高。小学生的近视比例为30%~50%;初中生为50%~60%;而高中生则接近80%。
目前,市面上有关近视防治的方法很多,有些方法疗效比较肯定,有些方法则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临床循证医学支持,存在误导。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戴锦晖教授怎么说~
01框架眼镜
总体评价:为矫正近视最常见方法,但不能治疗近视。
虽然框架眼镜不能治疗近视,但对于裸眼视力比较差、上课看不清楚黑板或投影的孩子而言,则应该戴眼镜,因为不戴眼镜时,模糊的影像会促使近视度数加深。如果孩子的近视度数不深(200度以下),在做作业等近距离用眼时,可以不戴眼镜,上课需要看黑板时戴上眼镜。如果近视度数较深,眼镜宜常戴,切忌眯眼,因为眯眼有可能促使近视进展。
02软性隐形眼镜
总体评价:没有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
由于软性隐形眼镜没有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且存在角膜感染的危险,故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主张青少年配戴。
03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
总体评价:有一定的阻止或减缓近视进展的作用。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是一种高透氧的由较坚硬的材质制作的隐形眼镜,具有光学性能好、视觉效果佳及矫正角膜散光效果好等优点。临床研究发现: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除了具有软性隐形眼镜可矫正近视的作用外,还有一定的阻止或减缓近视进展的作用。目前认为,其控制近视进展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获得清晰的视网膜成像,减少周边像差来达到。对于进展较快的近视,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尤其是没有其他有效控制方法的高度近视者。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白天戴,睡觉时取下,使用年限一般为2年,每片价格800~1600元。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对配戴年龄没有绝对要求,只要能配合就可以戴,年幼的孩子需要在家长的协助下配戴。有以下情况的孩子不适合配戴RGP:有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眼睑异常、无法独立操作且家长也不能协助其进行操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学习或生活环境粉尘较多。
护理不规范是导致眼睛发炎的主要原因,为了安全、舒适地配戴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配戴者应遵守正确的使用方法,如取下镜片后,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清洗护;要用专门的护理液清洗,不可用自来水、热水或清洁液清洗;不要将镜片浸泡于生理盐水中,以防盐分渗入镜片的毛细孔中,从而降低镜片的透气性;戴上镜片后应避免揉眼;定期去医院检查,出现不适应随时去医院检查。
04 渐进多焦点眼镜
总体评价:仅伴有“内隐斜”的近视患者有一定的控制近视进展作用,且作用较有限,对伴“外隐斜”者有害无益。
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部分学者对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近视进展作用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其只对伴有“内隐斜”的近视患者有一定的控制近视进展作用,且作用也是比较有限的。
伴“内隐斜”的近视患者在看近时,眼睛的调节力过强,渐进多焦点眼镜通过减少看近时所需的调节力而起作用。而对于伴“外隐斜”的近视患者而言,戴渐进多焦点眼镜不仅不能控制近视进展,还会加重外隐斜。
目前,渐进多焦点眼镜主要还是应用在中老年人矫正老视上。配渐进多焦点眼镜前,除了要检查近视度数外,眼位的检查非常重要,应充分评估后,再确定是否适合配戴。国内很多地方存在学生不加选择地、过度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情况,应引起关注。
05 角膜塑形镜
总体评价:长期配戴有一定的阻止或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但其降低近视度数的作用是短暂和可逆的,一旦停戴,将很快恢复到原来的近视度数。
角膜塑形镜又叫OK镜,是一种通过“反转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通过重塑角膜表面,使中央角膜变平,降低角膜的屈光力来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有阻止或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其控制近视进展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重塑角膜上皮形状和改善周边离焦作用有关。不过,角膜塑形镜降低近视度数的作用是短暂和可逆的,一旦停戴,将很快恢复到原来的近视度数,故需长期配戴。
角膜塑形镜多为晚上配戴,白天可保持正常的裸眼视力而不需戴近视眼镜。配戴角膜塑形镜有一定的适应证:年龄一般要求在7岁以上、角膜中央屈光度40D~46D、角膜散光在150度以下且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
角膜塑形镜的材质和RGP一样,护理也基本相同。由于角膜塑形镜有重塑角膜表面作用,对角膜的损伤可能性较RGP更大,因此,除了要严格依照验配医生的要求进行配戴和护理外,定期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每副镜片费用约5000元,使用年限一般为2年。
06 防近视眼药水
总体评价:比较肯定的、可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的眼药水只有阿托品,但是存在明显的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和畏光等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阿托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M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视网膜外组织的M受体抑制近视进展。消旋山莨宕碱眼药水是一种与阿托品类似的M受体拮抗剂,作用效果明显低于阿托品,药理学上有一定的控制近视进展作用,但实际疗效仍有待临床研究来验证。托吡卡胺眼药水也是一种M受体拮抗剂,但对眼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麻痹和瞳孔散大。近年来研究发现,调节在近视形成中不起主要作用,托吡卡胺只对调节痉挛引起的假性近视有效,对真性近视是无效的。其他眼药水一般都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对照研究验证,其临床疗效无法评估。
07 针灸、穴位按摩、气功疗法、耳穴贴压等中医疗法
总体评价:疗效有待更严格的对照研究证实。
中医理论认为,通过调节眼部经气,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睫状肌痉挛,可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临床研究发现,多数中医疗法仅能增进视力,而不能降低近视屈光度。同时,由于绝大部分研究没有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亦未采取科学的统计方法,故这些方法的疗效有待更严格的对照研究证实。许多“眼保仪”、“理疗仪”的设计也是基于中医相应理论,也有待更严格的对照研究来验证。
08 护眼灯
总体评价:护眼灯“无频闪”可保护眼睛、防止近视的说法并无科学依据,正确使用台灯才是减缓视觉疲劳、防止近视的关键。
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照明不当有明显关系,应重视良好照明。市场上常见的护眼灯一般是由荧光灯和高频电子镇流器组合而成,与普通节能灯的工作模式完全一致,只是单纯的“高频闪”,并没有消除频闪现象。生产厂家宣称的护眼灯“无频闪”可保护眼睛、防止近视的说法,严格来讲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实际上,正确使用台灯才是减缓视觉疲劳、防止近视的关键。比如,光源要位于左前方,光线不要直接射眼,室内照明可用日光灯,桌面照明可用白炽灯,照明的亮度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
09 激光近视矫正术
总体评价:适用于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可去除近视度数,但没有治疗近视的作用。
近视激光矫正术可以去除近视度数、提高裸眼视力,是目前矫治近视疗效最为肯定的方法。不过,激光手术去除的仅仅是近视度数,并不能改变近视眼的本质。由于未成年人的眼球发育还不成熟,近视度数不稳定,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适合进行激光手术矫正。
10 营养保健品
总体评价:尚需严格的科学研究证实其有效性。
适当食用蓝莓、胡萝卜等食物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否有助于提高视力及防治近视,则没有严格的科学研究予以证实。此外,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宣称对防治近视有作用的保健品,也都没有经过科学研究证实。
11 防近视桌椅
总体评价:有助于青少年保持正确坐姿,但主要还是靠“自觉”。
读写姿势是否端正对预防近视很重要。市面上销售的防近视座椅有一定的保持坐姿的作用,但长时间保持坐姿端正主要还是依靠青少年自觉。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患了近视,应避免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对于目前还没有出现近视的孩子而言,应注意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措施是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眼过度,少看电视和电脑,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另外,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于预防近视也很重要。美国、澳大利亚的学者研究发现,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到2~3小时,可有效缓解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对眼睛的不良影响,可减缓近视进展。
每一种防治近视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自身眼睛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措施。一般地说,近视进展较快者可考虑配戴角膜塑形镜,高度近视者可考虑配戴RGP,渐进多焦点眼镜对伴有内隐斜的近视有一定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