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2018年的世界糖尿病日,说起糖尿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老年疾病,但随着生活质量、物质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不仅仅局限于老龄人群,反而越来越年轻化,“小糖人”也越来越普遍。
近年来,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高发趋势,全世界每天出现约200名儿童糖尿病患者,每年儿童糖尿病患者以3%的比例递增,在学龄前儿童中增加更快,每年递增5%,而我国儿童糖尿病患者每年以10%幅度上升。糖尿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导致许多家长并不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健康问题,因此了解儿童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儿童糖尿病?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是指在15岁以下发生的糖尿病。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将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营养不良性糖尿病、糖耐量损伤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多发1型,但近几年随着儿童肥胖率的明显上升,2型糖尿病发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
二、儿童为什么会患糖尿病?
1.自身免疫反应
初发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三分之二的患儿体内测出胰岛细胞抗体。部分患儿还可测出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和胰岛β细胞膜抗体。
2.病毒感染
因受病毒侵略经常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早期1型糖尿病,包括柯萨奇B组病毒、EB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3.饮食因素
过早、过多地摄入牛乳制品,其中酪蛋白作为抗原,触发糖尿病发生。牛乳中牛胰岛素可引起破坏人β细胞功能的免疫反应。
4.肥胖因素
饮食不合理导致的肥胖,也是儿童糖尿病的诱因之一,2型糖尿病男性儿童高于女性。
5.遗传易感性
1型糖尿病遗传因素占50%,而2型糖尿病遗传因素占90%。
三、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
儿童糖尿病起病急,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患儿尿量明显增多,口渴,易饥饿,食量大,但渐消瘦,病程较长的有精神不振、乏力;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脂肪肝、性成熟延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全身关节痛、烦燥、体重锐减、皮肤粘膜干燥、眼窝下陷、呼吸快而深、嗜睡甚至昏迷,有明显脱水及酸中毒现象。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很严重,因为它们均能引发同样的令人衰弱、危及生命的糖尿病并发症,其中包括心脏病发作、脑卒中、神经损伤、肾衰、失明、截肢、胃轻瘫和性功能障碍。
四、如何有效预防儿童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平衡饮食,控制摄入的总热量。
1.科学膳食
家长要注意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化,每餐饮食都应包括主食、荤菜、蔬菜等。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家长要保证儿童蔬菜水果的摄入,可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日五蔬果”的原则。在保证儿童营养的同时避免营养过剩,控制肥胖。
2.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应教会儿童吃饭细嚼慢咽,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的营养素。就餐应定时定量,儿童糖尿病患儿多为1型糖尿病,需要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定时定量,及时进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油炸食品、高糖食品及饮料应减少食用,避免身体肥胖,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3.关注儿童日常行为
1型儿童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难以预防,家长应当密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争取做到早发现,一旦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尽早去医院做相关化验检查。
4.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睡眠
情绪波动会影响血糖,家长应教会儿童控制情绪,熬夜与过度劳累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5.积极锻炼身体
对于肥胖儿童来说,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于普通儿童来说,适当锻炼身体可以增加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