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倡三减良好习惯促三健——“5.20”中国学生营养日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644

 

2020520日是第31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倡三减良好习惯促三健”。

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疫情当下营养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营养不良不仅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而且感染后也不易恢复同时营养过剩所致的慢性病也增加了新冠肺炎感染者的病亡风险无论平时还是当下战疫之时营养都是健康的重要基石而合理膳食又是保证营养合理摄入的基础其中三减""三健"尤为重要油、盐糖在食物烹制和人体的生理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膳食行动明确要求人均每日食盐稿入量不高于5g、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 ,但目前我国人均摄入量均远远超过此标准。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高发、低龄化趋势明显 1995-2014年超重肥胖检出率从5.3%上升到20.5%体能持续下滑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耐力、运动速度和下肢爆发力等持续下降, 2014年下降至近30年最差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多种健康问题高发现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减盐

盐的摄入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胃癌、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1,加强对食盐的了解,掌握减盐技巧;

2.发起家庭减盐行动,坚信低盐饮食更健康;

3.少吃零食。

二、减油

油脂摄入过多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弱样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高油、高脂肪、高胆固醇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胃动脉硬化等疾病.

1,使用控油壶,多用少油和少用多油的烹饪方式;

2.少吃油炸食品;

3,少用动物性脂肪。

.减糖

糖对身体最明显的影响就是长胖,过量摄入添加糖还会增加龋齿、近视和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降低儿童身体抵抗力。

1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2.减少食用高糖食品;

3.减糖是减添加糖,烹饪过程少加糖。

一、健康口腔

龋齿和牙周病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其发生是细菌、食物以及自身条件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口腔保健、增强人们的口腔预防保健意识,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素养,对降低儿童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起到关键作用。

1.科学刷牙,定期口腔检查;

2.少吃甜食,防龋齿;

3.及时窝沟封闭及修复缺失牙齿。

二、健康体重

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不仅会影响器官功能、身体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还会延续到成年,增加其成年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1.三督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2.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3.保证充足的身体活动,减少久坐行为;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宣体重增长。

三、健康骨骼

异常的骨骼状态可能造成脊柱侧弯、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脊柱侧弯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体型,还会影响患者心肺健康和心理健康。

1,调整饮食膳食结构,适量增加奶及奶制品的摄入;

2.选择低盐和优质蛋白质的均衡饮食;

3,调整桌椅高度,定期筛查及时矫正;

4.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证维生素D的合成。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