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秋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人流集中,接触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因此,秋冬季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水痘、肺结核等。
今天,我们先来讲一下流行性感冒。很多人对“感冒”的概念并不清楚,存在许多误解。实际上“感冒”、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上感(上呼吸道感染的简称)他们的概念是不同的,既然概念不同,那么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感冒和流感虽然都是由病毒感染了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虽然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喉咙这里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同时吃饭说话也开始喉咙痛了;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它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每年的春季和秋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其中甲型和乙型都可以引起流感的暴发,尤其是甲型病毒,可以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流感大流行。流感甲型病毒既可以攻击人,也可以攻击人以外的动物,尤其是禽鸟,但一般情况下,动物中流行的甲型病毒不会直接感染人。乙型和丙型病毒主要在人群中流行,其中乙型病毒可以引起局部流感流行。流感病毒主要都是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易感者众多,常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流感病人的鼻、口腔、咽喉等上呼吸道中存有大量的流感病毒,传染源通过说话、打喷嚏、咳嗽等方式排出病毒,病毒随飞沫播散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病毒的空气飞沫,就可能被传染得病。此外,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如食具、口杯、毛巾等也有可能起传播作用。流感的潜伏期大约1—2天。起病急,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开始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到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觉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喷嚏、流涕、鼻塞。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经过3-5天各种症状随体温下降而逐渐好转或消失,唯全身乏力,咳嗽可持续1-2周。患流感时,人体抵抗力降低,一些寄生在鼻、咽喉中的细菌趁机繁殖,易引起一些继发感染,如引起肺炎、心肌炎等。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要预防流行性感冒首先要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入侵成功的几率。提高免疫力,进行体育锻炼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食用一些预防流感的食物,如绿豆汤、川贝冰糖炖雪梨、冬瓜子红糖水等。而对于一些身体较为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可以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预防流感从身边小事做起,一起看看预防流感的方法有哪些。
1、屋内或者办公室、学校等应该经常开窗透换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换气30分钟,每天1~2次。由于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消毒专家指出,通风是最好的消毒。
2、流感高发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如非必要,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如酒吧、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密闭场所。如果一定要出行也需要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搭乘大众交通工具时,如果能打开窗户最好打开,令车内空气流通,防止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扩散。
3. 要勤洗手,无论是饭前便后,还是待人接物后,特别是在接触禽、蛋等东西后,一定要用消毒液、洗手液,五指交叉,活水洗手。
4.坚持用冷水洗脸,增强鼻粘膜对空气的适应能力。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添衣御寒。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力。另外,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放学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当身体稍感不适,轻度口干,鼻塞时就立即吃药,多喝水,服用预防药物后,一般可使感冒的发病率降低50%左右。还要注意保暖和休息,这样才可以让病情及时好转。
5. 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中密闭空间,当要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以免通过飞沫传播病菌。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6. 不熬夜,做到早睡早起,每晚11点前,务必入睡。通过高质量的睡眠,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还有,秋季的时候气候变化多端,若是骤然减少衣服,很容易会将人体呼吸道的免疫能力降低,令病原体很容易入侵。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平常天气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千万不能够一下子减少的太多。同时还需要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饮食情况,不能够吃太过辛辣的食物,还需要减少对呼吸道上的刺激,多喝一些水,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外出时建议戴口罩,避免外感风寒。
7、多运动,可以到户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跑步、打羽毛球、爬山、打拳等活动。通过锻炼来提高御寒能力和自身抵抗力。
8. 当我们得了流行性感冒就要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吃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酱菜、大头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为宜。还要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西瓜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桔子、西瓜及牛奶、鸡蛋等。预防感冒的发生。饮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烧食欲较好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清鸡汤、龙须面、小馄饨、菜泥粥,肉松粥、肝泥粥、蛋花粥。
当我们得流感的时候最好不要吃甜腻食物、辛热食物。辣椒、芥末等辛热食物助火生痰,使痰变粘稠,不易咳出,使头痛、鼻塞加重。烧烤、煎炸食物。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咖喱粉、胡椒粉、鲜辣粉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呼吸道粘膜不利,使之干燥、痉挛,引起鼻塞、呛咳等症,加重病人的症状。故感冒患者,不宜食之。海鱼、柿子、烟、酒等也要忌口。还要忌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会使感冒迁延难治。风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
9、疫苗预防
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流感的发病率,但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而影响疫苗效果,当流感病毒仅在同一亚型内发生小的变异时,旧毒株疫苗还有一定交叉免疫作用,如出现亚型的大变异时,旧毒株疫苗无保护力,出现新亚型引起的大流行时,则可采用新毒株赶制疫苗以预防大流行的第二,三波和用于尚未发生流行的地区,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1)流感灭活疫苗:皮下注射后保护率可达80%,副作用小,仅1%~2%的接种者出现发热和全身反应,约25%的人在接种局部有轻度反应。
(2)流感减毒活疫苗:将其接种在健康人的鼻腔引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从而产生免疫力,接种后2~3天即可发生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轻度发热,1~2天后消失,多数观察结果证明其预防效果与灭活疫苗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