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90%的外界信息来自眼睛。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近视患者高达6亿人,其中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亿,近视率近50%,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2023年2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第6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2023年3月开展以“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主题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为了守护孩子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近视防控刻不容缓,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一)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
近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三类:依据近视度数可以分为轻度近视:(≤300度)、中度近视(300度- 600度)、高度近视(>600度)。
(二)用眼错误行为
用眼距离过近
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
强光或弱光照射
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使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错误坐姿
若桌椅太低,使头前倾,脊柱弯曲,胸部受压,眼睛调节相对紧张。或桌椅过高,双脚悬空,下肢容易摆动,不能保持正确姿势,都能使眼睛发生疲劳,久而久之就容易发生近视。
(三)如何预防近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近视虽然不能治愈,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1.眼部卫生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
2.读写环境要适宜:不要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以及运动的状态下看书读写使用的课桌椅应和自己的身高匹配。
3.用眼强度要控制:间断用眼,劳逸结合,持续用眼半小时应稍休息,调整眼睛紧张度,放松眼睛。
4.读写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保持适宜距离,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一尺以上、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
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1.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2.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5-10分钟。
3.年龄越小的儿童,更应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增加户外运动
1.每天保证累计2-3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能控制近视的加深速度。
2.户外活动应在阳光或自然光下进行,室内或夜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对近视的预防没有帮助。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1.少吃甜食:甜食的糖分代谢时会消耗人体内大量的维生素B1,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影响视神经和眼部组织的发育。
2.多吃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橘子、玉米、胡萝卜等,有效维护眼睛健康,防止眼疲劳。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定期检查视力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眼睛不适要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纠正。
(四)保护视力的方法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确保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努力使每年运动时间达到365个小时。
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
纠正不良读写姿势
写作业使用适合的桌椅,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