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护口腔,快乐促成长——控糖非小事,护牙享健康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95


儿童口腔健康是儿童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饮食营养的吸收,还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发育和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儿童口腔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牙齿知多少?

牙齿的结构:它们是怎么组成的?牙齿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但其实结构复杂,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牙冠:牙齿露出牙龈的部分,是我们能看到的“白白的”部分。牙根:牙齿“藏”在牙龈里的部分,起到固定牙齿的作用。牙颈:牙冠和牙根之间的连接部分,就像一个小“脖子”。

乳牙和恒牙:牙齿的“换岗”过程。乳牙:宝宝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到3岁左右长齐,一共有20颗。乳牙虽然会换掉,但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宝宝咀嚼食物、学习说话,还能为恒牙“占位子”。恒牙:从6岁开始,乳牙会逐渐脱落,恒牙开始长出来,一共32颗。恒牙会陪伴我们一生,所以要好好保护它们。

儿童口腔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龋病: 也称为蛀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会引起儿童牙痛、牙龈及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咀嚼和发音功能。

2、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吐舌、咬下唇、口呼吸等,除了会导致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前牙开合等牙齿畸形,还可能导致开唇露齿,唇厚、鼻扁、面部两侧出现显著的大小不对称等颌面部问题。

3、牙齿替换:乳牙没掉,新牙却长出来了,是现在换牙期儿童出现的常见问题,放任这种“双排牙”存在不管,会导致恒牙牙列不齐或颌骨发育异常,影响孩子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导致牙列拥挤。

为了预防儿童口腔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关键措施:

1. 定期刷牙

定期刷牙养成定期刷牙的好习惯,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以确保全面清洁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尤其是晚上睡前刷牙,能有效减少细菌滋生。使用软毛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若牙刷毛变形外翻,需及时更换。选择含氟牙膏,氟化物可有效预防龋齿。

2. 注意饮食健康限糖减酸

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减少牙齿受到酸蚀的可能性。过多摄入含糖食品或碳酸饮料会引发龋齿和牙齿敏感。应少吃含糖食品,少喝碳酸饮料,控制糖的摄入量,减少吃糖次数及糖在口腔停留的时间。

3.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家长应带孩子定期到口腔专科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口腔问题的恶化。洁治可清除牙齿表面的软垢、牙菌斑和牙石,预防及治疗牙龈炎症,维护牙齿和牙龈健康。不齐与矫正牙齿排列不齐或畸形不仅影响咀嚼、发音和美观,还可能引发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乳恒牙替换完成后(一般12-14岁),可进行正畸治疗,矫正牙齿排列,改善外貌,恢复功能。

4. 窝沟封闭和涂氟治疗

窝沟封闭与涂氟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的有效方法,可阻止细菌在牙齿窝沟处堆积。窝沟封闭是将一种特殊的材料填入深凹坑处,以保护牙齿不受细菌侵蚀,预防牙齿窝沟龋的有效方法。氟化物能够增强牙齿表面的硬度,提高抗酸蚀能力,对于预防龋齿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儿童在乳磨牙(3-4岁)和第一恒磨牙(6-7岁)萌出后尽快进行封闭。此外,每半年到医院进行一次牙齿涂氟,能增强牙齿抗龋能力,预防龋齿。

5. 预防牙外伤

儿童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应穿着合适的防护装备,如穿运动服、防滑鞋,预防摔倒造成牙外伤。必要时佩戴头盔、防护牙托等防护用具,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可能。

6. 纠正不良口腔习惯

儿童可能出现的吮指、咬笔杆等不良习惯都可能导致牙齿和颌骨的异常发育。家长应密切关注并及时纠正这些行为。发现问题及时至咬合专科就诊。

养成良好习惯青少年儿童时期是口腔健康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打下健康生活的基石。儿童口腔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需要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通过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来保障儿童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和口腔。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