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 健康安全过寒假——记2020年第一学期期末两场健康卫生教育讲座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8878

作者:马文静

    2020年已踏浪而去,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也进入了常态化,我校在学校疫情防控上没有丝毫松懈麻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周密考虑,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全力守好校园安全。临近寒假,为了更好的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意识,我校在119日分别面向小学部和初中部开展了两场卫生安全的讲座,由我校卫生老师马文静和漕河泾社区卫生中心的李炜医生分别主讲。

    马老师向小学部的同学解读了最新市教委、市未保办发布的寒假安全提示10条,她先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切入点,带同学们回顾了新冠肺炎的一系列知识,用一个小视频总结归纳了疫情防控的七个关键点,由于寒假期间节日活动相对集中,提倡师生在沪过年,减少走亲访友活动,外出时要带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如发现相关健康异常问题要如实上报,并谨遵医嘱,接受正规的医学治疗。接着,马老师提出同学们在居家生活时也要注意视力的保健,在疫情期间,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1.7%,各学龄段近视率增幅不容忽视,马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指出了平时的护眼误区,纠正了错误的用眼行为,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视力保健的重要性。最后,马老师以最近各地频发的诺如病毒呕吐腹泻事件为例,为同学们介绍了诺如病毒传播的途径、感染后的症状,呼吁大家要从个人和家庭做起,杜绝传染病的发生,维护健康安全的环境。

    李医生向中学部的同学们做了红十字会急救培训的讲座,给大家发放急救知识手册和急救包。首先,李医生讲解了急救的基本流程,第一步,确认紧急情况;第二步,及时向120求救,告知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伤患情况、处理情况;第三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施急救。随后,李医生用假人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进行了现场心肺复苏展示,向同学们讲述了AED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家在与医生互动和观看操作时都十分认真入神,对紧急救护的人员肃然起敬,感悟到生命的宝贵。李医生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在学校里很容易发生的气道异物梗阻。在就餐时没有细嚼慢咽、进食时打打闹闹都会造成窒息,主要表现为突然不能讲话、剧烈咳嗽、面色苍白等,这时要立即进行急救,李医生建议患者本人先自救,把上腹部靠在椅背或桌角、栏杆上,用力冲击,尽量使气管内的气流把异物冲出来,也可以让同伴用力叩击患者的背部或使用海姆立克手法,快速冲击上腹部使异物吐出。

    快乐寒假、安全护航,相信在我校的健康卫生教育和引导关怀下,同学们一定会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祥和的假期,让我们一起努力!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